当前位置:漳州蓝房网 > 资讯中心 > 本地资讯 > 正文

李扬:去杠杆没有过去,而且更长期化了

本地资讯 | 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 2018-12-10 08:55:38 我要评论
[导读]李杨说,中国去杠杆政策已经渐趋稳健、理性、协调,这也意味着,去杠杆已成为长期政策。
 
李杨说,中国去杠杆政策已经渐趋稳健、理性、协调,这也意味着,去杠杆已成为长期政策。
 
“似乎有些人说去杠杆结束了,以后我们就不干这个事了,这是错的。去杠杆是长期的任务,或者是这个事情不能有效完成的话,迟早会暴露出显性的风险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。
 
12月8日,复旦大学EMBA项目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家高峰论坛暨同学会年会。李扬表示,叠加了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化,使得我国去杠杆的任务会更加复杂,因此也会更加长期化。
 
“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时机、节奏、步骤、协调。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。”李扬说。
 
李扬说,经济、金融是密切相关的,经济成长得很快,金融会成长得更快。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年均增长9.5%,金融资产规模年均增长20%。但反过来,经济下行的时候,金融在趋势上也会萎缩的快。
 
在这样的形势下,李扬说,过去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掩盖的不良资产会出现,一些好的资产也会变为不良资产。“所以金融将要面临长期下行,而且主要任务是清算,这就是确定不疑的任务。”
 
也因此,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是面向未来的中国金融发展的前提性任务。李扬说,金融风险千头万绪,最科学的也是最综合的概括就是杠杆率。金融风险的源头是高杠杆,所以去杠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。
 
对于去杠杆的重点,李扬认为有国企、地方政府、大资管等几个方面:
 
其中企业去杠杆,主要是国企去杠杆,僵尸企业去杠杆。要把国企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,特别要抓好处置“僵尸企业”工作。
 
对于地方政府去杠杆,李扬认为地方政府要做事的压力更大,所以甘冒触犯管理规则的风险去借贷,这导致地方债变得非常难处理。而要根本解决地方债,就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财政关系上也要理清,厘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、财权关系,督促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。
 
对于大资管,李扬表示要加强对“大资管”行业的监管。
 
近年来,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,规模不断攀升,截至2017年末,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,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。其中,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.2万亿元,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.9万亿元,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、证券公司资管计划、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、保险资管计划余额分别为11.6万亿元、11.1万亿元、16.8万亿元、13.9万亿元、2.5万亿元。同时,互联网企业、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。
 
由于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,导致监管套利活动频繁,一些产品多层嵌套,风险底数不清,资金池模式蕴含流动性风险,部分产品成为信贷出表的渠道,刚性兑付普遍,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形成监管不足的影子银行,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宏观调控,提高了社会融资成本,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,加剧了风险的跨行业、跨市场传递。
 
2018年4月27日,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正式发布。李扬表示,下一步资管新规的落实就是去杠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。
 
“去杠杆,千招万招,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”。李扬说,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是主要方向,这也使得去杠杆问题高度复杂化。
 
此外,还要加强风险处置,完善风险管理框架,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,推动金融机构真实披露和及时处置风险资产。
 
李扬说,去杠杆之后一定会有很多的不良资产,于是涉及到谁来买单的问题。
 
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中,有一些事情可以记到教科书里的,其中之一就是国有金融机构的再资本化,这也使得中国有足够的资产来处理(不良资产)这个事情。
 
既然是一项长期战略,李扬表示,去杠杆就要把握好时机、节奏、步调、协调。
 
在他看来,清产能和去杠杆,为的是杜绝危机发生,然而,倘若操之过急,不注意时机、节奏、步调、协调,不关注各类政策的协调,很可能自我制造出“明斯基时刻”,甚至“雷曼时刻”。
 
不过,从单纯去杠杆,到结构性去杠杆,再到稳杠杆,李扬说,中国去杠杆政策已经渐趋稳健、理性、协调,这也意味着,去杠杆已成为长期政策。
 
点击查看大图

 

蓝房网手机客户端
[编辑:何艺珊]